来源:西北地勘院 寇昭娟 发布时间:2023-04-21 10:46:23 浏览次数:10831
作为一名在冶金地质工作了12年的女地质工程师,虽然不能像男同事们那样,“大山为伴,天为被,地为床,为祖国寻找富饶的矿藏”,但通过显微镜下岩矿鉴定分析,提供一些辅助支撑,也让我倍感自豪。
在外人看来,这些“石头”枯燥无味,暗淡无色,既没有鲜花的五彩斑斓,也没有诱人芳香,而在地质人眼里“石头”却是一块“宝”,它犹如时光老人,见证并记录了沧海桑田之变化,地壳之演变,构造之形成,时代之变迁,把它们刻在自己的“身躯”中,供我们地质人去研究、探索。
三大岩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具有不同的形成地质背景,进而结构构造显著不同,在显微镜下犹如一幅幅油画展开,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在我看来,三大岩类各有各的独特之处,正如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特点。
岩浆岩———破浆而成,保持本色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大部分岩浆岩都是块状结晶的岩石,具有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如橄榄岩、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等,只有少数急速冷却形成的玻璃质岩石,如黑耀岩,外貌像沥青,完全由玻璃质组成。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在三大岩类中,最容易辨认,透明矿物基本都按自己有利的结晶条件形成,保持“本色”,光性特征在显微镜下一览无余;它的这种特征犹如青少年时期求学的我们,未见风雨,未曾摔打,保持本色本真,按自己的喜好做事情就好,不必考虑过多的外在因素和干扰。
沉积岩———风雨洗礼,崭露头角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形成。
沉积岩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他生沉积岩和自生沉积岩,他生沉积岩以陆源碎屑岩为主(砾岩、砂岩、粉砂岩、泥质岩等);自生沉积岩以碳酸盐岩为主。
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在地表经过风吹日晒,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进而粒度、磨圆度、分选性开始发生变化,各自重新组合。而这个过程,犹如刚参加工作、刚踏入社校样会的我们,在外部环境的改造下,自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分选性是指矿物粒径大小的均匀程度,粒度大小越均匀代表分选性越好,这和我们人类自身发展规律有些相似。
比如我们在学生时代,基本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性格特点结交朋友,没有夹杂其他成分,是真正意义上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以说共同点很多,类似于“分选性好”;但是踏入社会,参加工作后,与更多人的接触、合作,彼此互相要包容、理解,可能性格、爱好相差很大的人,需要彼此在一起共同合作完成目标任务,这时候“分选性自然会差一点”,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自身棱角也会多多少少被“磨圆一些”。
变质岩———见证岁月,不惧阻碍
变质岩是指地壳中原有的沉积岩、岩浆岩,在一定温度、压力或其他地质作用下,改变原有的结构、构造或成分而形成新的岩石。如大理岩就是一种石灰岩变质而成的新岩石。
由于温度、压力的高低不同,构造变形的强弱致使变质程度高低也不同。如变余砂岩、板岩、千枚岩等,变质程度低,局部残留原岩的组构成分;矽卡岩、榴辉岩等为高级变质岩,经过高温、高压,矿物已经全部变质重结晶,粒度也发生显著变化;构造变形强烈的糜棱岩,可见各种显微变形构造:变形纹、变形带、云母鱼、核幔构造等,依据这些显微构造变形,从显微镜下可以分析剪切强弱程度、剪切方向等。
变质岩由于受到各种作用的叠加及改造,整体结构构造难度大于岩浆岩、沉积岩;有的甚至有几期变形作用叠加,原岩已经“面目全非”。这也让人联想到,变质岩更像人生的中年或老年阶段,经历岁月的洗礼,历经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各种压力考验,该咽的咽了,该留的留下了,哪怕是脸上细小的皱纹,也有故事。这时的我们,更像生活的智者可以坦然面对人生,不再像最初那样,一受到外界干扰,就会发生变化。
万物皆有灵,岩石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价值,研究岩石本身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是人类所需要的各种矿产都产于岩石中;二是通过岩石可以研究地质构造地貌特征;三是通过岩石可以研究地壳发展历史,了解古地理环境特征。而在我看来,岩石是有生命的,它的一生也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就像人生,就像企业的发展,有高潮期,有低谷期,只有高低起伏的经历,历经风雨洗礼后才能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