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局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初心不改续写辉煌

来源:西北地勘院 汪珠德  发布时间:2021-01-06 11:30:41  浏览次数:8647

2020年冬至节过后的第二天,陕南结束了一连十多天的雨雪天气,迎来了久违的艳阳天,白云悠悠、风和日丽。山间的村舍旁,不时看到三三两两的老人聚集在屋檐下享受着冬阳带来的片刻温暖。就在这天下午,陕西太白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双王金矿多功能会议室里,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局和陕西太白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领导及双方主要地质技术负责人齐聚一堂,正在专心致志地倾听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地质勘查院“陕西省太白县双王金矿床探矿增储及资源突破”项目部关于双王金矿找矿成果进展的情况汇报。当项目经理张旗汇报到核桃沟Ⅴ号角砾岩中新发现一层水平厚度23.10米,平均品位1.60克/吨较高品位厚大矿层,Ⅳ号角砾岩下盘发现一层水平厚度15.17米,平均品位1.56克/吨较高品位厚大矿层,Ⅱ号角砾岩KT2深部发现品位3.58克/吨矿化线索时,会场上顿时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番掌声,既是对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局和中国黄金集团公司首次合作取得找矿成果重要突破的由衷祝贺,也是对张旗和他的找矿团队砥砺前行奋勇找矿的充分肯定。

听完汇报后,陕西太白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动情地说,在短短的半年内取得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西北局超强的地质找矿实力和地质技术人员善打硬仗的顽强工作作风。他还说,从目前取得的地质成果看,我们请进这样的队伍来找矿,算是做对了。他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找矿投入,争取不断扩大找矿成果,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领导充满激情的几句话,让参加这次会议的每一个人心里热乎乎的,特别是为找矿付出了大半年辛劳的张旗,更是百感交集。

提起“陕西省太白县双王金矿床探矿增储及资源突破项目”,这个年初由局领导亲自出面联系,疫情中达成合作意向,6月初签约出队,年底前取得重要找矿成果的勘查项目,张旗和他的工作团队有着太多太多的感触。

这几年,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逐年加快,长期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西北地质勘查院遇到了空前的发展危机,传统矿产勘查项目数量大幅度减少,产业转型升级举步维艰。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让西北地质勘查院生产经营雪上加霜,许多去年已经确定的项目不得不在疫情的冲击下解约或推迟执行,不少基层单位到了等米下锅的地步。 正是在这市场至黯的关键时刻,“陕西省太白县双王金矿探矿增储及资源突破项目”签约了。这个项目的确定,不仅对鼓舞士气,提振全院职工战胜困难的信心起到极大促进作用,也将为今后与中国黄金集团相关矿业企业的全面合作,进一步拓展西北地质勘查院市场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成为西北地质勘查院在复工复产初期实施的第一个地质勘查项目。

对于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勘查项目,全院上下形成了必须高质量完成的共识。于是院里经过精挑细选,最终议定由地质工程师张旗担任该项目经理并组建“陕西省太白县双王金矿探矿增储及资源突破”项目部。

作为西北地质勘查院优秀的项目经理,张旗多年来在新疆、青海、甘肃等地组织实施了多个地质勘查项目,成绩突出。个头不高、略显瘦弱的张旗平时不苟言笑,讲话一板一眼,但凡他经手的事情都会办得妥妥帖帖,绝少瑕疵。当他领受组织实施“陕西省太白县双王金矿探矿增储及资源突破项目”的任务时,这位善打硬仗的项目经理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组织安排,并表示将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力争以最好的找矿成果报答组织对他的信任。

客观地讲,在双王金矿实现找矿突破难度极大。该金矿是一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并投入开发的老矿山,经过三十多年不间断地勘探、开采,保有资源储量有限,新的接续资源尚未发现。多年形成的各种地质资料极其庞杂繁多,尤其是采矿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和找矿信息因为不系统不规范,所以几乎无法利用。张旗接受任务后,第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和他的工作团队在较短时间内对以前形成的巨量地质资料整理和分析,力求从现有资料中发现新的找矿线索,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形成下一步整体找矿方案。

于是,从三月下旬到四月底的一个多月里,张旗和项目技术人员全部任务就是查阅资料。他们每天早晨七点钟准时到办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每天晚上下班回家都是十点以后,吃饭基本都是依靠网络外卖解决,这期间他们谁也没有缺过一次勤,休过一天节假日。张旗说,在这段时间里,他本人阅读的地质资料不算纸质版,光是电子版就有60G之多。一个多月过去了,张旗他们对双王金矿的地质情况已全面掌握,重点成矿地段的地质特征也了然于胸;在对主矿带-角砾岩带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双王金矿床存在成矿分带的思路。在此基础上,他们于五月中旬顺利完成整体勘查方案的编写,并一次性通过了业主方评审。

在随后进行的项目招标中,张旗他们编写的实施方案也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完美中标,评标专家组还对提出的找矿思路给予高度评价。

6月1日,张旗带项目部出队。到了双王金矿,他们便从寻求找矿突破的重点靶区-核桃沟Ⅴ号角砾岩开展野外作业。他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在核桃沟矿区取得找矿突破,并在此验证“成矿分带”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核桃沟矿段是许多人公认的“鸡肋”矿段,该矿段矿体隐伏产出,矿体地质特征复杂,造成了前人多年在此找矿段均未取得突破的现状,业主方也对此矿段逐步失去信心。但张旗工作团队通过对以往资料分析,认为双王金矿核桃沟矿段深部仍然存在和其它矿段同样的找矿潜力,如果继续安排找矿工作,就有可能取得突破性找矿成果。认识明确后,他们毫不犹豫就将核桃沟矿段作为找矿重点靶区部署工作。随后通过钻孔验证,6个钻孔全部见矿,并发现二十几米厚的较高品位金矿体,还使矿体长度增加200米以上。与此同时针对Ⅳ号角砾岩KT8、KT9矿体上、下盘和其它地段找矿也同时展开。功夫不负有心人,下盘找矿也很快取得重大发现和突破,分别发现矿(化)体,特别是在外带发现新矿化类型-微细浸染型金矿体,不仅厚度大(超过20米)品位高,也进一步证明矿床存在成矿分带(即以角砾岩带为中心,在水平方向上向外依次为脉带、微细浸染状带),对后续找矿意义重大。

为了实现找矿突破,项目部在封闭幽深的大山里熬过了闷热难耐的夏,熬过了毒虫肆虐的秋,如今已是白雾成霜、落水成冰的严冬。但他们依然坚守在大山深处,他们的所有期盼就是找矿取得更大突破。为此,几间简陋的民房就是他们日常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几个月来每天他们都要工作到深夜。

持续超负荷的工作,也给张旗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今年七月,张旗突然患上中耳炎,双耳流脓失聪,但考虑到野外生产正在节骨眼上,项目经理怎能长期脱岗,于是他下山匆匆治疗后,在双耳听力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又回到了项目部。他的伙伴们讲,在这里张经理每天都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而且由于项目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很多时候张经理都是事必亲躬,找矿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有张经理付出的心血在里面。专程前来检查技术工作的西北地质勘查院总工程师面对着张旗亲手完成的一份份装帧整齐、图幅完整的阶段性项目地质工作报告,反反复复夸赞说,在野外施工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完美整齐的阶段性地质报告。

项目经理张旗是如此的努力和优秀,其他员工也毫不落后。项目党小组长、技术员王利伟,这个研究生毕业第二年就担任项目经理的西北小伙子,到了这个项目很快就成了项目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项目增储找矿因为是在正在采掘的坑道内施工,难免与矿山作业在升降罐笼使用、坑道钻孔布位、钻探设备搬迁等事宜上发生时间空间冲突。为做到既不影响双方工作关系,又能确保我方工作效率,擅长对外交往的王利伟主动承担起了协调与矿山工作关系的任务。几个月来,王利伟几乎每天都要奔走于矿区各个工作区域,协调工作关系。如今,矿山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成了他的朋友,坑道钻探遇到什么问题,王利伟一个电话过去,矿山的有关人员就会很快主动帮助处理,俨然和我们完全是一家人了。王利伟还承担着1050中段坑道内钻探施工的质量监管。此前,王利伟从来没有在井下工作的经历,当他第一次坐上矿山竖井的升降罐笼,看着四周开放的罐笼飞速向地下200多米延伸,心都提到嗓子眼上,双腿酸软,脑子一片空白。但即使是这样,王利伟还是坚持了下来,每天搭乘罐笼进出坑道,现在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竖井升降的节奏,不再具有那种撕心裂肺的恐惧感。

技术员李尚启是项目出队时最早出野外的技术人员之一。这个壮实憨厚的吉林大学高材生,研究生毕业两年来一直在野外工作,去年去了海拔五千多米的西昆仑,今年又到了需要下井作业的双王金矿。面对极端环境的地质野外工作,小李毫不在意,他还乐呵呵地说,上高原下井巷,也算人生的一种历练吧。李尚启在这个项目承担两份工作,既是钻孔编录员也是项目安全员。钻探岩芯编录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个需要极具责任心的技术活,岩芯的岩性特征和层位划分都要毫厘不差地及时进行编录整理。到目前,李尚启已经在双王金矿编录了四千多米岩芯。钻探施工的地方,大多是植被茂密的大山深处,李尚启夏天编录时,常常被一群群如同轰炸机般飞舞的牛虻攻击,身体上被牛虻叮咬的伤疤一处又一处。后来为了躲避牛虻,李尚启上山编录都要穿上长衣长裤,并用蚊帐包住脑袋,但其实牛虻隔着衣服照样咬,于是花露水就成了小李随身携带的必备物品之一。为确保编录质量,李尚启不仅自己一丝不苟做好每一次岩芯编录,还主动交流指导其他新来的同事做好编录工作,这个项目后来从事过岩芯编录的技术人员,几乎都受到过李尚启手把手的现场培训。作为项目安全员,李尚启同样尽职尽责。这个项目大量的钻探施工都是在几百米深的坑道内施工,为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李尚启不厌其烦地对一波又一波的钻探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交底。很多时候,李尚启的安全教育都是在钻探工人交接班的午夜时分进行。经过努力,十台钻机六十多名钻探工人,人人都能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基本得到保障。李尚启说,为管好项目安全,他对局院下发的安全制度和安全规程全部认真学习了一遍。李尚启就这样整天乐呵呵地忙碌着,六月份出队时,孩子刚出生几个月,但为了工作他一直坚持在野外第一线,从来没有回过一次家。

技术员袁康也是第一批进山的技术人员。他在野外的任务也是以前从未干过的钻探编录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尽管每天从早到晚来来回回重复从事着同一样工作,虽然很忙,但过得很充实,从钻探编录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岩性变化、矿层划分、矿化品位原始判断等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施工过程中,甲方要求所有图件要用CAD编制,这对于从未使用过此软件的技术人员来讲压力很大。面对困难,袁康和李尚启主动请缨,共同承担了CAD软件制图工作。通过夜以继日的努力,一边干一边学,袁康和李尚启很短时间内就熟练掌握了CAD软件的使用技巧,他们还同时开发了利用CAD软件绘制表格、一次性上样的功能。此后,他们还把CAD软件的使用方法手把手教给了项目的每一名技术人员,从而使项目的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在这个项目,充满朝气的员工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着,为了实现找矿突破,他们没有抱怨、没有懈怠,所有的困难都阻挡不住他们资源报国的决心和勇气。项目部租住的民房,冬季没任何取暖设施。白天,大家裹上厚厚的棉衣在阴冷难耐的临时办公室里忘我的工作,双腿冻麻木了,他们就到院子里跺跺脚,然后再返回来工作。夜晚,接近冰点的宿舍如同冰窖,他们盖上十斤重的棉被依然呼呼大睡。12月初,连续下了几场雪,核桃沟矿段山陡路滑钻机上不去。项目部成员知情后全员行动,四五个小时过后,人人都干得满头大汗,有些同志手上还磨出血泡,但钻机进场的路却顺利修通了。

2020年的冬天特别冷,寒流一场接着一场,大山深处的空气中都似乎冰渣,人们穿上厚厚的羽绒服也时常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陕西省太白县双王金矿床探矿增储及资源突破项目”的地质人员却毫不退缩地在这冰天雪地环境中为了冶金地质的品牌和荣光而奋斗着。截止2020年12月10日,双王金矿床探矿增储及资源突破项目共完成25个钻孔施工,19个见矿,见矿率76%。完成地化剖面测量3.19公里,钻探编录10184米,坑道编录1900.3米,基本分析样6452件, 化探样653件,三稀元素全分析样4件。增储找矿取得保守估算储量800多千克,发现重要找矿线索3处。这些沉甸甸的数据,不仅标志着西北地质勘查院在双王金矿地质找矿取得重要突破,也预示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与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全面合作将会实现更大发展。

如今已到岁末,但在这群为了祖国地质事业无私奉献的年轻人眼里,这里就是他们展现才华、实现梦想的人生大舞台,也是他们为冶金地质可持续发展建功立业、再创辉煌的主战场,所有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